查看原文
其他

李葆嘉教授等——幼儿语言的成长:常用词汇语义系统建构

李葆嘉教授等 语言科学 2022-04-24

      从咿咿呀呀到牙牙学语,从牙牙学语到独词短句,从独词短句到喃喃自语,从喃喃自语到能说会道,幼儿是如何逐步掌握语言的?这个问题,幼儿父母家人关心,幼儿教育人员关心,语言康复训练人员关心,儿童心理学家关注,语言学家理应最为关注。其实,全社会都应重视这一问题,因为它与国民素质之一的语言认知及其表达能力的提升密切相关。根据个体语言成长论(李葆嘉2005,2007,2010),只有基于幼儿语言能力在日常会话行为中的逐步显示,才能考察其成长过程,而基础工作就是对幼儿日常话语的长期跟踪和采集。

一、旨趣

      记录幼儿的心理、动作和语言发展并加以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1787年,德国哲学家、经验心理学的先驱蒂德曼(Dietrich Tiedemann, 1748–1803)发表《幼儿心灵能力发展的观察》(Beobachtungen über die Entwicklung der Seelenfährigkeiten bei Kindern)。文中描述了其子弗里德里希(Friedrich Tiedemann, 1781–1861,著名生理学家)出生后30个月内的感觉、动作和语言等情况,提出幼儿拥有“前语言知识”。这一“认知先于语言”的观点,也就是现在所谓的经验基础、认知框架等。      1856年,德国医生、教育家西吉斯蒙德(Berthold Sigismund, 1819–1864)出版了《儿童与世界:献给父母和孩子的朋友,儿童时代的前五个时期》(Kind und Welt. Vätern, Müttern und Kinderfreunden gewidmet. Die fünf ersten Perioden des Kindesalters),书中包括对其子出生后几年的语言发展情况的记录。1877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1882)发表《幼儿事略》(A Biographical Sketch of an Infant),文中记录了对其子早期情况的观察。1882年,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德国医生普莱尔(Wilhelm Thierry Preyer, 1841–1897)出版《幼儿的心灵:观察人在生命最初几年的精神发展》(Die Seele des Kindes: Beobachtungen über die geistige Entwicklung des Menschen in den ersten Lebensjahren)。通过对其子从出生到三岁期间的观察,他认为仅用“学习”(话语的模仿)不能解释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1893年,加拿大儿童心理学家特蕾西(Frederick Tracy,生卒未详)在《幼年时期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Childhood)中,概述了当时有关幼儿早期语言发展研究的状况。1896年,美国心理学家摩尔(Kathleen Carter Moore,生卒未详)发表《幼儿的心智发展》(The Mental Development of a Child),通过基于跟踪一个从出生到两岁幼儿的语料,提出幼儿语言的语音发展阶段、动词发展阶段和语句发展阶段的学说。      1907年,德国心理学家克拉拉·斯特恩(Clara Stern, 1877–1948)和威廉·斯特恩(William Stern, 1871–1938)夫妇出版《幼儿的语言:心理学和语言学分析》(Die Kindersprache: Eine psychologische und sprachtheoretische Untersuchung)。依据对其三个子女的语言记录及前人研究,分析手势语、独词句和句法结构,提出幼儿语言习得是自然发展过程。1915年,美国儿童语言学家尼斯(Margaret Morse Nice, 1883–1974)发表《幼儿词汇发展与环境的关系》(The Development of a Child’s Vocabulary in Relation to Environment),基于对其三个子女(18个月~6岁期间)语言的观察,将幼儿词汇分为八大类及若干小类。1925年,中国心理学家陈鹤琴(1892–1982)刊行《儿童心理之研究》,书中包括其子出生后两年半期间的语言记录。1926年,美国儿童语言学家史密斯(Madorah Elizabeth Smith, 1887–1965)发表《幼儿的句子发展和词汇增度调查》(An Investig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ntence and the Extent of Vocabulary in Young Children),语料来自88名2~5岁的幼儿每人游戏时的1小时会话。1930年,美国儿童语言学家麦卡锡(Dorothea Agnes McCarthy,1906–1974)发表《学龄前幼儿的语言发展》(The Language Development of the Preschool Child),按照双亲的不同阶层选取20名幼儿(1岁半~4岁半)作为对象。每位幼儿连续记录与成人交谈时的50句话语,然后分析其句长、结构、话语功能和词类比例等。      目前世界上种类最丰富的幼儿语料资源,是美国认知科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贝茨(Elizabeth Ann Bates, 1947–2003)主持研制的“儿童语言数据交流系统”(Child Language Data Exchange System, https://childes. talkbank.org)。该资源中汉语普通话语料库有两个(北京幼儿语料库,大致两周一次,记录了10名20~26个月幼儿日常活动中的语言;南京幼儿语料库,按照预设情境,记录了50名14~48个月幼儿与其母亲的对话)。通行的语料采集方法,或引导幼儿在场景中围绕所设计话题说话,或按照预先设计的母子游戏方案进行对话。此种方法受制于实验取向和次数限制,采集语料有限。也有一些研究者采用追踪记录法,比如,对一名幼儿在16~22个月年龄段加以观察,但是仅记录21次,这种间断性采集难免数据稀疏。也许这些方法及语料适合于某个专题研究,但针对幼儿语言成长的系统研究,则需要长时期跟踪、连续性采集的语料。      幼儿词汇发展水平是衡量语言能力的基本尺度。国内学者的研究:①或仅仅分析部分词类,或给出某年龄段的词汇量,多未能列出较为完整的幼儿词汇清单;②或所列词类不全,或仅给出某年龄段的部分词语,甚至涉及1~5岁幼儿掌握的部分实词,但未提供分年龄段的词汇清单。我们看到的,仅有黄锦芬等(1988)分三个阶段(3~4岁、4~5岁、5~6岁)列出的词汇清单。由于未见汉语幼儿2~6岁(13~72个月)长期跟踪的连续性语料,不但迄今尚无一份完整的汉语幼儿(2~6岁)常用词汇发展表,而且某一年龄段的常用词汇也未见相对一致的清单。      近20年来,语料库语言学已成为语言研究主流方向,基于大规模真实语言文本和相应软件工具,研究幼儿语言成为新的趋势。我们采用自然状态录音法,坚持“三不原则”(不设计录音内容,不限制录音场景,不规定录音次数),长期跟踪采集幼儿日常会话,研制“汉语幼儿(2~6岁)日常会话跟踪语料库”,然后提炼各年龄段常用词表并建构其词汇语义系统,为进一步探索幼儿的话语结构和话语行为能力的成长提供基础。该研究主要任务是耗时费力的基础工作:跟踪录音→加工语料→分词统计→提炼常用词汇→建构语义系统。换而言之,幼儿语言学理论或跨学科(认知、心理、社会、文化、交际等)研究并非本研究的重点,尽管李葆嘉(2002, 2005, 2008, 2010)提出并采用了一系列相应的理论方法,但是在没有充分的基础研究之前,纯粹的理论研究可以缓行。

二、历程

      衡量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明显指标是词汇量。依据语言学的层级性元语言理论,元语言符号包括:习义元语言词元系统(幼儿日常概念)、释义元语言基元系统(辞书释义基元)、析义元语言义元系统(语义分析元素)和认知元语言知元系统(语言认知元素)。其中,习义元语言词元系统由基于幼儿语言认知能力形成的日常概念构成,是个体语言成长为“成人语言”的内核或底座。      要了解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基础工作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对其日常会话跟踪录音。我们团队尚无针对多个对象同时并举的条件,只能以个案方式进行,走一步是一步。实践表明,某年龄段的“纯幼儿语料”只要达到一定规模(两岁段10万字;三岁段15万字;四岁到六岁段各自达到20~25万字),所提取的常用词就可以满足该年龄段幼儿的日常语言交流。本研究不涉及所谓“尽可能大的语料库”(尽管我们团队的语料库已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我们信奉的哲理就是“一叶知秋”(中国古代哲理)、“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西方古代哲理),即“共性与个性皆寓于个别之中”。有兴趣的同道,可以建立新的跟踪语料库,凭借新的研究补正我们的数据。      根据现有语料统计和提炼,汉语幼儿常用词汇量大体如下:两岁段628个、三岁段1376个(递增748个)、四岁段1847个(递增471个)、五岁段2227个(递增380个)、六岁段2938个(递增711个)。三岁段出现最高递增峰,四岁段持续,五岁段词量递增度放缓,而句子组织和表达能力日趋提高。六岁段出现第二个词量递增峰,个体日常语言趋于成熟。此外,幼儿话说结构句的统计结果显示,与成人“话说结构范畴匹配框架”(框架63种)相比,四岁段幼儿语料中未见的仅6种,五岁段幼儿语料中未见的仅4种(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社会知识有关)。幼儿话语行为效能的研究显示,两岁段幼儿59种,三岁段76种,四岁段已掌握78种。      个体语义系统的不断成长反映了个体认知对象世界程度的不断提高。通过幼儿词汇语义系统的建构,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语义系统的成长状态。如果列出的幼儿词表,仅满足于传统语法的词语分类,或简单的语义分类,也就不可能窥见幼儿成长的足迹。基于幼儿日常认知能力和语言知识挖掘(充分利用上下文和语境),本研究建构了前后衔接的两套语义系统。前一套是2~4岁的语义系统,分为4大类(指称类、陈述类、描绘限制类、情态功能类)15~16中类,可根据年龄段调适。后一套是5~6岁的语义系统,分为7大类(指称类、陈述类、描绘类、限定类、标记类、情态类、呼应类)29中类(即29个语义词类)。语义系统建构采取基于范畴化心理联想机制的词汇语义类聚法,就像拼图游戏一样,将其碎片进行从小到大的局部组合,以期最终拼出一幅相对完整的画面。通过不同年龄段常用词汇语义系统的对比,可以呈现汉语幼儿词汇语义的逐步成长轨迹。      根据所采集幼儿语料(城市文化背景、父母大学毕业、家庭氛围良好;绝大部分是女孩,喜欢说话和录音;父母有耐心,对通过录音保留幼儿语言生活感兴趣)的统计分析,当前汉语幼儿词汇发展水平比其父母(20世纪70年代出生)幼儿时期的状况提前约半年。如今两岁段幼儿的词汇量(13~24个月DD9.6万纯幼儿语料中,共出现词语2830个,频率5次以上的约684个,频率10次以上的约436个),相当于过去两岁半幼儿的词汇水平。如今三岁段幼儿的词汇量(26~36个月XX 18万纯幼儿语料中,共出现词语3413个,频率5次以上的约1593个,频率10次以上的约1046个),相当于过去三岁半幼儿的词汇水平。促成当代幼儿(独生子女)词量高增的因素可能有:①交流对象的成人化,三岁前幼儿的交流对象以成人为主;②智力开发的早期化,促使语言交流起步早;③启蒙媒介的多样化,除了图画卡、图画书,电子作品、电视节目等成为幼儿的日常视听材料。      南师大语言学团队的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研究得到关注。《扬子晚报》记者蔡蕴琦前来采访,刊发整版报道《专家研制幼儿会话语料库 探寻孩子学说话之谜》(2012年12月27日A8),中国网、人民网、未来网、腾讯网、科学网、中教网、深圳妈妈网、四川在线、新浪博客等纷纷转载。江苏教育电视台也做过专题采访报道。近年来,还有智能科技公司前来联系,希望合作开发幼儿自动会话系统,或索取语料样本。我们希望有机会建立共享平台,分期分批发布幼儿会话语料,以推进幼儿语言研究进展,为提升国民语言能力服务。

《扬子日报》2012年12月27日A8版


三、辛劳

      “汉语幼儿日常会话跟踪语料库”从2005年启动,到2015年告一段落。录音语料库总时长35442分钟,包括18个子库(两岁幼儿3个、三岁幼儿4个;四岁幼儿4个、五岁幼儿5个和群体1个、六岁幼儿1个)。其中已转写的(时长30709分钟)建成11个文本语料库,约360万字(纯幼儿语料145万字)。尚未转写的7个录音语料库(时长4733分钟),可转写约56万字。全部转写后,预计总规模约420万字(纯幼儿语料165万)。      作为汉语幼儿自然语料库,本语料库的建成,首先是十几位幼儿的双亲及陪护家人不辞辛劳地负责录音储存,有的连续录音几年。其次是众多研究生的参与。已建成的11个文本语料库的负责人是:薛松馨、嵇红英、祁文慧、王彤、张霞、李云芳、张洋梵、李尧。参与转写的还有:王婷婷、钱韵然、孙杨、施书宇、徐丽、李文涛、马子恩、王瑶、李小敏、宋纯、黄晓晓、陈瑞琴、李玲、张彩琪、姚志勇、徐夫梅、黄小莉、朱振华、王悦、颜明、陈秀利等。也就是说,负责录音储存的十几位幼儿家人和参与转写的研究生29位,共有40余人。      日常会话具有模糊性、重复性和跳跃性,文本转写工作繁重。1分钟的录音语料转写为文本,大约需要6分钟(先听录音语料,熟悉内容约1分钟;听一句转写一句,听写交替操作约3分钟;初步转写好,再听1分钟,核对所转写的文字标点等;这些程序之间的间隙约1分钟)。以此效率计算,30709分钟录音语料转写为汉字,需要花费184254分钟,约为3070个小时。如以1人1天转写4个小时计算(转写工作极易疲劳,中间需要休息),需要768天。如果以每周工作5天计算,则需要153周。如果按一年为52周计算,也就是1人需要工作3年。本资源是分期分批邀请29人转写的,也就是每人平均5周半(即40天)。      实际上,不可能连续工作,耳朵和眼睛都吃不消,只能断断续续转写。除了初次转写,还有校对编辑等也都费力耗神。如果支付劳务费,以1人计算,月工资6000元,三年则216000元。实际上能付给转写者、校对者、编辑者的报酬极其菲薄,参与其中的大多数人并无任何酬劳。语音采集对象的这些小朋友,负责录音储存的幼儿家人都是无偿奉献,最多,过儿童节给小朋友送点小玩具。如果凡参与合作者都付给相应报酬,该语料库的研制费用约60万元。      做别人想到而不做的,做别人认为不可能做的,做别人未想到要做的—多年来的幼儿语言探索,仅是此类“边缘化探索”的尝试之一。从2000年之前的一意孤行到其后的结伴而行,作为主持人和研究者,我在此要反复强调—此为团队合作成果!
本文摘自李葆嘉、王彤等:《幼儿语言的成长:常用词汇语义系统建构》,
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李葆嘉  王彤等书名:《幼儿语言的成长:常用词汇语义系统建构》
书号:9787030694102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9-01定价:118元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迄今规模最大的“汉语幼儿(2~6岁)日常会话跟踪语料库”,通过定形、定性、定量、对比和验证等过程,提取幼儿常用词汇并建构语义系统,以揭示幼儿词汇语义的成长过程及其认知发展轨迹。




本书目录

自序

凡例
导论 (1)
一、幼儿常用词汇的元性质 (1)
二、幼儿常用词量的研究状况 (2)
三、幼儿跟踪语料库的研制 (6)
四、幼儿词汇语义分类框架 (9)
五、习义元语言研究的尝试 (11)
第一章 两岁段幼儿的常用词元语义系统 (14)
第1节 两岁幼儿的语料采集 (14)
1.1 两岁幼儿DD的语料采集 (14)
1.2 两岁幼儿FF的语料采集 (15)
第2节 两岁幼儿的常用词元提炼 (15)
2.1 两岁幼儿常用词汇表的研制 (15)
2.2 两岁幼儿常用词元表的研制 (16)
第3节 两岁幼儿的指称类词元 (17)
3.1 人类词元的语义分类[46] (17)
3.2 事物词元的语义分类[179] (19)
3.3 时空词元的语义分类[16] (26)
第4节 两岁幼儿的陈述类词元 (27)
4.1 动作词元的语义分类[83] (27)
4.2 活动词元的语义分类[83] (29)
4.3 存有词元的语义分类[4] (32)
4.4 动状词元的语义分类[21] (32)
第5节 两岁幼儿的描绘限制类词元 (33)
5.1 性质词元的语义分类[56] (33)
5.2 情状词元的语义分类[21] (35)
5.3 指别词元的语义分类[8] (36)
5.4 数量词元的语义分类[27] (36)
第6节 两岁幼儿的情态功能类词元 (38)
6.1 标记词元的语义分类[15] (38)
6.2 情态词元的语义分类[35] (39)
6.3 语气词元的语义分类[22] (40)
6.4 呼应词元的语义分类[12] (41)
第二章 三岁段幼儿的常用词元语义系统 (43)
第1节 三岁幼儿的语料采集 (43)
1.1 三岁幼儿XX的语料采集 (43)
1.2 三岁幼儿MM的语料采集 (44)
第2节 三岁幼儿的常用词元提炼 (44)
2.1 三岁幼儿常用词汇表的研制 (44)
2.2 三岁幼儿常用词元表的研制 (46)
第3节 三岁幼儿的指称类词元 (46)
3.1 人类词元的语义分类[111] (46)
3.2 事物词元的语义分类[394] (50)
3.3 事件词元的语义分类[11] (63)
3.4 时空词元的语义分类[50] (64)
第4节 三岁幼儿的陈述类词元 (66)
4.1 动作词元的语义分类[167] (66)
4.2 活动词元的语义分类[134] (70)
4.3 存有词元的语义分类[9] (74)
4.4 动状词元的语义分类[108] (74)
第5节 三岁幼儿的描绘限制类词元 (77)
5.1 性质词元的语义分类[101] (77)
5.2 情状词元的语义分类[58] (80)
5.3 指别词元的语义分类[13] (82)
5.4 数量词元的语义分类[67] (82)
第6节 三岁幼儿的情态功能类词元 (85)
6.1 标记词元的语义分类[45] (85)
6.2 情态词元的语义分类[64] (87)
6.3 语气词元的语义分类[18] (89)
6.4 呼应词元的语义分类[26] (90)
第三章 四岁段幼儿的常用词元语义系统 (92)
第1节 四岁幼儿的语料采集 (92)
第2节 四岁幼儿的常用词元提炼 (93)
2.1 四岁幼儿常用词汇表的研制 (93)
2.2 四岁幼儿常用词元表的研制 (93)
第3节 四岁幼儿的指称类词元 (94)
3.1 人类词元的语义分类[137] (94)
3.2 事物词元的语义分类[511] (98)
3.3 事件词元的语义分类[18] (113)
3.4 时空词元的语义分类[82] (114)
第4节 四岁幼儿的陈述类词元 (117)
4.1 动作词元的语义分类[197] (117)
4.2 活动词元的语义分类[231] (122)
4.3 存有词元的语义分类[12] (127)
4.4 动状词元的语义分类[124] (127)
第5节 四岁幼儿的描绘限制类词元 (131)
5.1 性质词元的语义分类[124] (131)
5.2 情状词元的语义分类[71] (134)
5.3 指别词元的语义分类[23] (137)
5.4 数量词元的语义分类[100] (138)
第6节 四岁幼儿的情态功能类词元 (141)
6.1 标记词元的语义分类[55] (141)
6.2 情态词元的语义分类[104] (143)
6.3 语气词元的语义分类[27] (146)
6.4 呼应词元的语义分类[31] (147)
第四章 五岁段幼儿的常用词汇语义系统 (149)
第1节 五岁幼儿的语料采集和常用词提炼 (149)
1.1 五岁幼儿XX的语料采集 (149)
1.2 五岁幼儿常用词汇表的研制 (150)
第2节 五岁幼儿的指称类常用词 (151)
2.1 名称词的语义分类[801] (151)
2.2 代称词的语义分类[21] (170)
2.3 空间词的语义分类[74] (171)
2.4 时间词的语义分类[56] (173)
第3节 五岁幼儿的陈述类常用词 (175)
3.1 施动词的语义分类[403] (175)
3.2 祈使词的语义分类[8] (183)
3.3 遭致词的语义分类[5] (183)
3.4 存有词的语义分类[11] (183)
3.5 动状词的语义分类[146] (184)
3.6 感知词的语义分类[49] (187)
3.7 评判词的语义分类[7] (189)
第4节 五岁幼儿的描绘类常用词 (189)
4.1 性质词的语义分类[162] (189)
4.2 区别词的语义分类[13] (193)
4.3 声状词的语义分类[37] (194)
4.4 情状词的语义分类[42] (194)
第5节 五岁幼儿的限定类常用词 (196)
5.1 指别词的语义分类[21] (196)
5.2 数量词的语义分类[50] (197)
5.3 类别词的语义分类[63] (198)
5.4 计位词的语义分类[13] (200)
第6节 五岁幼儿的标记类常用词 (200)
6.1 助构词的语义分类[13] (200)
6.2 介引词的语义分类[24] (201)
6.3 关联词的语义分类[28] (202)
第7节 五岁幼儿的情态类常用词 (203)
7.1 时体词的语义分类[51] (203)
7.2 评估词的语义分类[70] (205)
7.3 语气词的语义分类[20] (207)
第8节 五岁幼儿的呼应类常用词 (207)
8.1 招呼语的语义分类[7] (207)
8.2 回应语的语义分类[9] (208)
8.3 礼节语的语义分类[12] (208)
8.4 感叹语的语义分类[11] (209)
第五章 六岁段幼儿的常用词汇语义系统 (211)
第1节 六岁幼儿的语料采集和常用词提炼 (211)
1.1 六岁幼儿XX的语料采集 (211)
1.2 六岁幼儿常用词汇表的研制 (212)
第2节 六岁幼儿的指称类常用词 (212)
2.1 名称词的语义分类[994] (213)
2.2 代称词的语义分类[28] (238)
2.3 空间词的语义分类[106] (239)
2.4 时间词的语义分类[63] (241)
第3节 六岁幼儿的陈述类常用词 (243)
3.1 施动词的语义分类[520] (243)
3.2 祈使词的语义分类[7] (255)
3.3 遭致词的语义分类[11] (255)
3.4 存有词的语义分类[25] (255)
3.5 动状词的语义分类[206] (256)
3.6 感知词的语义分类[76] (261)
3.7 评判词的语义分类[14] (263)
第4节 六岁幼儿的描绘类常用词 (263)
4.1 性质词的语义分类[213] (264)
4.2 区别词的语义分类[28] (269)
4.3 声状词的语义分类[44] (270)
4.4 情状词的语义分类[67] (271)
第5节 六岁幼儿的限定类常用词 (272)
5.1 指别词的语义分类[30] (273)
5.2 数量词的语义分类[47] (273)
5.3 类别词的语义分类[92] (274)
5.4 计位词的语义分类[20] (277)
第6节 六岁幼儿的标记类常用词 (277)
6.1 助构词的语义分类[18] (277)
6.2 介引词的语义分类[37] (278)
6.3 关联词的语义分类[44] (279)
第7节 六岁幼儿的情态类常用词 (281)
7.1 时体词的语义分类[54] (281)
7.2 评估词的语义分类[113] (283)
7.3 语气词的语义分类[31] (285)
第8节 六岁幼儿的呼应类常用词 (286)
8.1 招呼语的语义分类[6] (286)
8.2 回应语的语义分类[12] (286)
8.3 礼节语的语义分类[17] (287)
8.4 感叹语的语义分类[15] (287)
第六章 汉语幼儿常用词汇研究总论 (290)
第1节 幼儿语言研究的理论探索 (291)
1.1 语义语法学和层级性元语言理论 (292)
1.2 个体语言成长理论和语言内核 (292)
1.3 个体语言获得的基本能力 (293)
1.4 意象的颗粒—结构化与表达的词汇—句法化能力 (293)
1.5 个体语义网络的建构能力 (295)
1.6 语言符号与语境符号置换的表达机制 (295)
1.7 基于认知经验—概念框架的表达机制 (296)
1.8 基于行为过程的话语环节及作品分析 (297)
第2节 幼儿词汇能力的逐步成长 (298)
2.1 两岁段幼儿的常用词汇能力 (298)
2.2 三岁段幼儿的常用词汇能力 (299)
2.3 四岁段幼儿的常用词汇能力 (299)
2.4 五岁段幼儿的常用词汇能力 (300)
2.5 六岁段幼儿的常用词汇能力 (300)
第3节 幼儿常用词汇的总量分析 (301)
3.1 汉语幼儿常用词汇大类统计 (301)
3.2 汉语幼儿常用词汇量对比分析 (301)
3.3 汉语幼儿各年龄段常用词汇的总词量占比 (302)
第4节 幼儿常用词汇的显著特点 (303)
4.1 人类是制作和使用事物的智慧生物 (304)
4.2 人类与对象互动的主要途径是动作 (304)
4.3 拟声词显示幼儿造词天赋 (305)
4.4 汉语幼儿很早掌握常用类别词 (305)
第5节 幼儿话语能力的不断提高 (305)
参考文献 (307)
后记 (311)
表目录
表0-1 幼儿年龄段的划分及其起讫 (3)
表0-2 德语和英语幼儿分年龄段词量对比及其均值 (4)
表0-3 汉语幼儿分年龄段词量对比及其均值 (5)
表0-4 汉语幼儿日常会话跟踪语料库规模 (7)
表0-5 汉语幼儿日常会话跟踪语料情况表 (8)
表0-6 汉语幼儿语料及其常用词汇最终数据 (12)
表1-1 两岁幼儿DD录音和转写语料数据 (14)
表1-2 两岁幼儿FF录音和转写语料数据 (15)
表1-3 两岁幼儿DD词频统计表 (15)
表1-4 两岁幼儿语法词类统计表 (16)
表1-5 两岁幼儿常用词元分类统计表 (42)
表2-1 三岁幼儿XX录音和转写记录表 (43)
表2-2 三岁幼儿MM录音和转写记录表 (44)
表2-3 三岁幼儿XX词频统计表 (45)
表2-4 三岁幼儿XX词语分布率统计表 (45)
表2-5 三岁幼儿常用词元分类统计表 (91)
表3-1 四岁幼儿XX录音和转写语料 (92)
表3-2 四岁幼儿XX词频统计表 (93)
表3-3 四岁幼儿常用词元分类统计表 (148)
表4-1 五岁幼儿XX录音和转写语料数据 (149)
表4-2 五岁幼儿XX词频统计表 (150)
表4-3 五岁幼儿常用词分类统计表 (209)
表5-1 六岁幼儿XX录音和转写语料数据 (211)
表5-2 六岁幼儿XX词频统计表 (212)
表5-3 六岁幼儿常用词分类统计表 (288)
表6-1 两岁段幼儿常用词与成人常用词的语法词类占比 (298)
表6-2 汉语幼儿常用词汇大类统计表 (301)
表6-3 汉语幼儿如今常用词汇量与以往词汇量均值的对比 (301)
表6-4 汉语幼儿常用词汇量与德英语幼儿词汇量均值的对比 (302)
表6-5 汉语幼儿各年龄段常用词量统计表 (302)
表6-6 汉语幼儿常用词汇语义分类统计总表 (303)
图目录
《扬子晚报》2012年12月27日A8版 (4)
图1-1 两岁幼儿词元分类框架 (17)
图3-1 四岁幼儿词元分类框架 (94)
图4-1 五岁幼儿常用词分类框架 (150)
图5-1 六岁幼儿常用词汇分类框架 (212)
图6-1 个体语言成长三阶段图示 (292)
图6-2 个体获得语言的基本能力图示 (293)
图6-3 主体意象及其隐含意象图示 (294)
图6-4 意象要素的结构化图示 (294)
图6-5 意象的颗粒—结构化和表达的词汇—句法化图示 (294)
图6-6 话语形成机制与话语结构分析图示 (296)
图6-7 动态话语行为与静态话语文本图示 (297)




作者简介




李葆嘉: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和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章黄学派第四代传人,语言科技新思维的倡导者,“新文科”教育的先行者,南京语义科技学派的奠基人。研究领域包括传统语言文字学,语义语法学和元语言工程,幼儿语言学和话语行为,中国语言文化历史,语言学历史,语言科技,语言文化哲学等。

出版专著《理论语言学:人文与科学的双重精神》等18部,编著《语言科技12年》等18部,译著《汉语的祖先》《女人、火与危险事物》等5部,主编“语言科技文库”7个系列35部。







识别二维码购买

            



1.相关阅读
跨语言视角下的汉语假设句研究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具身语言的理论基础
语言类型学视域下的领属范畴研究
非习语程式语与学术写作语言产出研究
起始年龄和语言学能与二语学习成效的关系研究
语言迁移和概念性迁移:理论与实证
语言科学研究的利器——R
驱动语言学发展的三类问题

2.工具方法
武大教授:从论文写作、研究方法到答辩
《人文社科论文修改发表例话》重磅上市
文献综述如何写得清新脱俗
一次搞懂十大文献综述是什么体验?
雷蕾教授《基于Python的语料库数据处理》重磅上市
文科生的编程自白
王华树博士团队带你走进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技术
语言科学研究的利器——R
语言文学CSSCI来源期刊投稿指南
第八届人文社科项目申报研讨邀请

3.公益讲座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学术讲座系列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系列讲座
香港城市大学田家炳博士中國文化講座系列
厦门大学新文科系列讲座(10.20-11.18)

浙江大学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
11月13—19日语言文学讲座/会议/论坛(第75期)
心理语言学线上论坛(11.17-12.1)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海外专家系列讲座(11.15-26)
“实验语言学+”云上论坛(11.15-20)

4.讲座回看
2021年度国社科活页新变化专项解读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书填写+立项案例
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六)
How to get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